淮南市環保局江濤《大江奔流·口述|我在銅陵擇江而居》
【編者按】
孫長江說,他原本應該叫孫長河,長江這個名字是他從哥哥手里“搶”來的。
他生于1978年,那個年代的孩子們,不少都是上了小學才有可以登堂入室的大名。他和年齡相仿的哥哥同期入學,辦手續的老師看到“長江”、“長河”兩個名字一起出現在名單里,于是就問哪個是他。他一直想要長江這個名字,于是搶在哥哥前頭,大聲宣布,“我的名字叫長江?!?/p>
孫長江與長江的一世牽連,不僅是名字。兒時他生活在江北小城安徽樅陽,雖在長江流域,但僅靠近支流,離長江主干相距較遠,所以他的童年夢想就是去看看真正的長江。
直到高一,他輟學外出打工,坐著大巴車去長江南岸,路過銅陵長江大橋,才第一次見到長江,“那種壯闊讓我心潮澎湃,讓我無比羨慕生活在銅陵的人?!?/p>
多年后,孫長江終于成為了一名新銅陵人。為了重新回歸校園,他成為美術專業藝術生,考取淮南師范學院,畢業后通過招考成為了銅陵市第七中學的美術老師。后來他在長江邊買了房,娶妻生子,近兩年還在江畔創辦起了銅陵第一家民營美術館。
他工作與生活所在的銅陵濱江大道,也從最初的散亂堤岸變身為銅陵的地標景觀帶,有壯闊的江岸,有美妙的湖景,有整潔的步道,還有郁郁蔥蔥的綠植花木。最讓他引以為傲的,還有緊鄰江水而建的那個由廢棄碼頭改造而成的市民閱讀書屋。
他時?;叵肫馃o數次乘江輪往返蕪湖與銅陵學畫時的1999年,船近江岸時,心懷茫然,他總覺得,他的名字叫長江,但自己卻從未真正屬于過這條大江。
如今他終于可以踏踏實實地擁有這一江水。
臨江而居,清晨伴著江上日出作畫,午后聽著江濤喝茶品書,夜晚伴著汽笛聲入眠。
孫長江終于實現了向往的生活。
每天來長江邊看一看、散散步,已經是孫長江的習慣。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攝
為長江買房
臨江而不能親水,曾經是我很大的苦惱。當初選擇在銅陵映湖山莊居住,完全是因為售樓小姐的一句話。她說住在這里,向西,不到幾百米就是長江。
臨水而棲擇江而居,這就是我最向往的詩意生活。于是我義無反顧地在此買房成家。
售樓小姐說的沒錯,從小區出發,向西五六百米的距離,穿過濱江大道就能走上江堤,長江就在眼前。
但卻很少有人踏上堤岸,僅濱江大道上川流不息的大貨車就能讓人望而卻步,再看江岸雜草叢生,大大小小的碼頭旁撈砂船的機器徹夜轟鳴,??堪哆叺臐O船上也鍋碗瓢盆叮當響,岸堤崎嶇不平,所以很少有人去散步。我偶爾去江邊,也不是欣賞風景,而是和那些以船為家的漁民聊天。
老王的漁船就??吭陂L江西路盡頭的江岸邊。那一帶是漁民的集結地,也是他們流動的家,常年聚集著幾十條漁船在岸邊停歇。老王家的船就在其中,老倆口常年以打漁為生,禁漁期就??吭谶@里。他告訴我,??看说厥菫榱松罘奖?,上岸就能去縣里的菜市場買菜,一些魚販來收魚也便捷。白天還好,晚上很麻煩,黑燈瞎火的睡得早。
那些年,很少有人去江邊散步玩耍,偶爾有人像我一樣走到濱江大道匆匆看看江景就離開,江堤荒蕪,碼頭上的揚沙船塵土飛揚,夕陽下更顯蕭條。
于是很多市民都和我有著一樣的想法,要是能夠修繕江堤,特別是緊挨天井湖南湖這段江堤,就能形成一整片的旅游觀光景點,供廣大市民和游客欣賞。銅陵市民論壇上,還有許多網友一直在呼吁要修繕江堤,打造成沿江的景觀帶。
我和老王聊天的時候也說,這么好的自然條件,要是沿江發展,整治小碼頭和撈沙船,將沿江岸打造成綠色長廊,做成景觀,那是銅陵難得的城市生態美景。老王憨憨笑,說那樣我們就沒有安身地了。
經過打造,銅陵濱江大道的長江江畔綠意盎然。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攝
濱江生態公園
終于有一天,我在市民論壇上閑逛時,發現規劃部門的發帖,是濱江生態岸線整治工程的規劃圖,面向社會征集意見。
效果圖上,從金山西路路口至笠帽山北麓都在規劃區域,拋石護岸,植草磚護坡,寬敞的濱江大道,還設計了許多景點。許多小碼頭沒了,雜亂無章的江岸都是一碼的綠。網友紛紛留言說,銅陵又會出現新的景觀。
我在一個周末的黃昏漫步到江邊告訴老王這個信息,有點擔心他的集結點,說整治后你們是不是就不能??苛??老王仍舊是憨憨笑,說那他們就南下,江邊修好后,還可以劃船過來欣賞美景。
但我看得出老王淡淡的憂傷。
2012年11月26日,工程正式破土動工。偶爾再去江岸,看見整段濱江大道沿江一側都砌了高高的隔離墻,有大量的工程運料車進進出出,一幅繁忙景象。那些漁民??康募Y點也在圍墻里面,他們肯定早已經離開了,也許很難再見老王的身影。
2014年5月28日,濱江生態公園破繭而出。近看有水榭亭臺,綠道廣場;遠看則是浩渺長江,水天一色。昔日破舊的荒蕪的江堤不見了,曾經灰暗的塵土飛揚的小碼頭變成了觀景臺,改造成了市民書屋。清脆的鳥叫聲替代了機器的轟鳴和漁船上鍋碗瓢盆的雜亂曲,綠色調一下子鋪天蓋地的充滿每個人的視線,銅陵小城所有人的目光全聚焦在了這里。
濱江生態公園位于主城區西部濱江大道,西側臨江面,東接天井湖,南起金山西路路口,北至笠帽山北麓,全長3.2公里,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,是一座開放式公園。園內建設內容有拋石護岸、植草磚護坡等涉水工程,建成綠道32公里,臨江步道14公里。
建設的不易,我們從報紙上的數據就能體會到:公園建設過程中共征遷碼頭10個、房屋5200平方米、土地310畝,清理江砂堆場1.17公里、40余萬立方米;護岸專項工程共完成水下拋石5.3萬立方米,毛石粗排0.5萬立方米;涉水工程共完成埋石混凝土腳槽7500立方米、植草磚生態護坡3.3萬平方米;景觀工程共完成外運種植土35萬立方米、園林綠化30余萬平方米,種植各類喬木5000余棵……
由舊碼頭改造成的閱讀書屋,是很多市民閑暇時最喜歡的去處,窗外就是長江。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攝
在美景中上岸
我特意在一個黃昏步行去江邊欣賞期盼已久的美景。依舊從長江西路直達濱江大道,江岸是綠色的;樹木,花叢,健康步道,體閑座椅,都在綠的海洋里。長江像一條多姿的彩帶圍繞著這片綠,水天一色,輪船成了流動的風景不時闖入畫中,夕陽下的濱江生態公園安靜而端莊。站在廣場前邊的觀江平臺上,憑欄遠眺,長江風景盡收眼中。
我小心地踏入橙黃色的健康步道,置身綠海,真的臨江親水了,那就邁開腳步吧,去欣賞黃昏下詩意般江岸。步道邊每隔一段路都有一塊牌子,上面寫著“您已步行xx米,消耗能量xx千卡”的字樣。
沿著濱江大道前行,就是江風漁火景點,這里綠柳垂岸、江水奔流,地勢較高,視野開闊。往前走,東鄰天井湖,這里的長江像一片銀屏,被稱之為“銀屏水闊”。抵達縣南湖路的人口對面是金灘夕照景點,這里廣場層次順江逐梯而下,外圍是成片的高大喬木,樹陣廣場的兩邊植了15棵碗口粗的銀杏樹,靠近江邊的是青灰色的瀝青路面、紅面白邊的塑膠跑道、挺拔的樹木、清幽的竹林、翠綠的草坪、潔凈的桌椅,讓人看完一眼就被這里的美景征服。
位于笠帽山腳下的景點叫“古渡春秋”。據悉,以前洲圩與陸地靠渡口乘船過往,原碼頭本身上通九江、漢口,下通南京、上海,甚至更遠,此處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軍渡江解放江南戰役的遺址。
到了輪渡口往回走,在首創水務二水廠的取水口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,濱江生態公園改造時,將二水廠的建筑進行了國化使之與周圍景觀融為一體,此段岸線,也是觀賞老洲的最佳視角,標上示“水天綠洲”景點。
往前鵲江花月景點處,此景位于白云路盡頭,與老洲江對望。放眼望去,對岸的老洲林木蔥翠,喜鵲翔集。記得報紙介紹,此景種植了公園內最貴的一棵樹木紫薇,紫薇附近種植了數棵櫻花。
一直走到金山西路路口,都是綠樹成蔭,蜿蜒的步道,休息座椅,整潔而又錯落有致。
前些時日,我竟然在濱江生態園巧遇老王。
我驚喜地問,你不是南下了嗎?他笑嘻嘻地告訴我,他就住在不遠處的地方。原來政府安置的棚戶區改造新房就在那里。按照政策,他分到了一套安置房。
我們邊走邊聊天,他說沒事就來江邊走走,現在這兒多漂亮,草坪、樹木、自行車道,讓人不忍心踩上去。
碼頭書屋里,市民們正在閱讀。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攝
他又說,想起幾年前的漁民生活,那是一種靠在岸邊卻著不了岸的辛酸,那種漂泊的生活終身難忘?,F在好了,著陸了,晚上終于能睡安穩了。
我一直笑著,為他的上岸而高興。他已經和許許多多市民一樣,喜歡晚飯后去江邊走走,置身安靜而又開闊的江岸,呼吸新鮮的空氣,江風拂面,用美景慰藉一天的勞作。
他不知道的是,就是在這個岸邊,一個叫李白的詩人曾在此登陸,隨之而來的,還有蘇軾、黃庭堅等古代名人。
但他知道的是,現在的江邊景色最美。